当前位置:首页 > 命理学研究 > 正文内容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征是什么,各自的定义是什么?

2022-09-19 09:01:05命理学研究1

封装
封装机制将数据和代码捆绑到一起,避免了外界的干扰和不确定性。它同样允许创建对象。简单的说,一个对象就是一个封装了数据和操作这些数据的代码的逻辑实体。
在一个对象内部,某些代码和(或)某些数据可以是私有的,不能被外界访问。通过这种方式,对象对内部数据提供了不同级别的保护,以防止程序中无关的部分意外的改变或错误的使用了对象的私有部分。

继承
继承是可以让某个类型的对象获得另一个类型的对象的属性的方法。它支持按级分类的概念。例如,知更鸟属于飞鸟类,也属于鸟类。就像图5中描绘的那样,这种分类的原则是,每一个子类都具有父类的公共特性。

在OOP中,继承的概念很好的支持了代码的重用性(reusability),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向一个已经存在的类中添加新的特性,而不必改变这个类。这可以通过从这个已存在的类派生一个新类来实现。这个新的类将具有原来那个类的特性,以及新的特性。而继承机制的魅力和强大就在于它允许程序员利用已经存在的类(接近需要,而不是完全符合需要的类),并且可以以某种方式修改这个类,而不会影响其它的东西。
注意,每个子类只定义那些这个类所特有的特性。而如果没有按级分类,每类都必须显式的定义它所有的特性。

多态
多态是OOP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多态的意思是事物具有不同形式的能力。举个例子,对于不同的实例,某个操作可能会有不同的行为。这个行为依赖于所要操作数据的类型。比如说加法操作,如果操作的数据是数,它对两个数求和。如果操作的数据是字符串,则它将连接两个字符串。
图6演示了一个函数处理不同数量、不同类型的参数。就像某个单词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具有不同的含义。

多态机制使具有不同内部结构的对象可以共享相同的外部接口。这意味着,虽然针对不同对象的具体操作不同,但通过一个公共的类,它们(那些操作)可以通过相同的方式予以调用。多态在实现继承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支持多态,术语称之为“one interface multiple method(一个接口,多个实现)”。简单来说,多态机制允许通过相同的接口引发一组相关但不相同的动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少代码的复杂度。在某个特定的情况下应该作出怎样的动作,这由编译器决定,而不需要程序员手工干预。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jiemengwu.com/archives/31767